
深入了解Google AI mode是什麼,探索AI模式如何改變搜尋體驗,讓資訊檢索變得更智慧、更人性化。完整介紹功能、使用方式與未來趨勢。
前言:搜尋引擎的智慧革命
當您在Google搜尋框輸入問題時,是否曾經希望能得到一個完整、深入的答案,而不是一堆藍色連結?這正是AI mode誕生的原因。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,Google推出了這項革命性功能,徹底改變了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。AI mode不僅僅是搜尋結果頁面上的一個小改進,它代表著搜尋引擎從「資訊索引」到「智慧助手」的根本性轉變。
想像一下,當您計劃一趟旅行、研究複雜的科學問題,或是比較不同產品的優缺點時,AI mode能夠理解您真正想問的問題,並提供經過整理、綜合分析的完整答案。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,而是現在任何人都能使用的真實功能。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AI mode的各個面向,從基本概念到進階應用,讓您充分掌握這項改變遊戲規則的新工具。
什麼是Google AI mode?
AI mode是Google在2025年推出的全新搜尋體驗,它由Google最先進的Gemini 2.5人工智慧模型驅動,將傳統的關鍵字搜尋轉變為智慧對話式介面。當您啟用AI mode時,您不再只是獲得一串網頁連結,而是得到一個經過AI深度分析、綜合多個來源資訊後產生的完整答案。
AI mode的核心定義
根據Google官方說明,AI mode是「我們最強大的AI搜尋,具備更先進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態功能,並能透過後續問題和有用的網頁連結進行更深入的探索」。簡單來說,AI mode就像是一位知識淵博的研究助理,能夠理解複雜問題、收集相關資訊、進行分析比較,然後用清晰的語言向您說明。
與AI Overviews的區別
許多人會將AI mode與Google的另一項功能「AI Overviews」混淆。實際上,AI Overviews只是在傳統搜尋結果頂部顯示的簡短AI摘要,而AI mode則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對話式搜尋環境,擁有專屬的分頁介面。當您切換到AI mode,整個搜尋體驗都會改變,您可以進行連續對話、深入探索主題,就像與一位專家進行討論一樣自然。
多模態智慧搜尋
AI mode的另一個突破性特點是支援多種輸入方式。您不僅可以輸入文字問題,還可以使用語音提問,甚至上傳圖片來進行視覺搜尋。例如,當您看到一件喜歡的家具卻不知道在哪裡購買時,只需拍照上傳到AI mode,系統就能識別物品並提供購買建議。這種多模態能力讓AI mode成為真正全方位的智慧搜尋助手。
AI mode的誕生背景與發展歷程
競爭壓力下的創新
AI mode的推出並非偶然,而是Google面對AI時代競爭壓力的戰略回應。自2022年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,傳統搜尋引擎的地位首次受到真正挑戰。用戶開始習慣向AI聊天機器人提問而非搜尋引擎,Perplexity AI等新型「答案引擎」也快速崛起。Google意識到,如果不將生成式AI深度整合到搜尋中,可能會失去其在搜尋市場長達二十多年的主導地位。AI mode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。
推出時間軸
AI mode的推出採取了謹慎的階段性策略。2025年3月,Google首先在美國的Search Labs實驗計畫中向Google One AI Premium訂閱用戶開放測試。這個階段的AI mode由Gemini 2.0模型驅動,功能相對基礎,主要目的是收集用戶反饋並優化系統。
三個月後的5月20日,在年度開發者大會Google I/O 2025上,執行長Sundar Pichai正式宣布AI mode向全美用戶開放,並升級到更強大的Gemini 2.5模型。這次發布包含了Deep Search深度搜尋、Search Live即時視覺搜尋等進階功能,展示了Google在AI領域的技術實力。
國際擴展的速度令人驚訝。9月,AI mode登陸英國和印度。10月8日,Google進行了大規模的全球擴展,一次性在40多個歐洲國家推出,台灣也在這波推出名單中,開始支援繁體中文。截至目前,AI mode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,支援40多種語言,成為真正的全球性服務。
技術演進的里程碑
從Gemini 2.0到Gemini 2.5的升級,標誌著AI mode技術能力的顯著提升。Gemini 2.5模型擁有100萬個代幣的上下文窗口(可擴展至200萬),這意味著它能夠一次性處理相當於數百頁文件的資訊量。在各項AI基準測試中,Gemini 2.5都展現出領先表現,在科學問題測試GPQA中得分84%,在數學測試AIME 2025中得分86.7%,在程式設計測試SWE-Bench中得分63.8%。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是AI mode能夠處理高度複雜問題的能力。
如何開始使用AI mode
三種簡單的存取方式
開始使用AI mode非常簡單,您有三種便捷的方式可以選擇。第一種方法是直接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google.com/aimode或google.com/ai,這會立即將您帶入AI mode的對話介面。第二種方法是在Google首頁進行正常搜尋後,點擊搜尋結果頁面上方的「AI Mode」按鈕或標籤,即可切換到AI mode檢視。第三種方法是在手機上使用Google應用程式,在搜尋框附近就能看到AI mode的專屬按鈕。
使用前的準備
要使用AI mode,您需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。首先,您必須登入個人Google帳戶,無痕模式下無法使用AI mode。其次,您的年齡必須滿18歲,這是基於內容安全的考量。此外,個人Google帳戶才能使用AI mode,如果您使用的是公司的Google Workspace帳戶、教育機構帳戶或由家長管理的兒童帳戶,目前還無法存取這項功能。
開始您的第一次對話
當您第一次進入AI mode時,您會看到一個簡潔的對話介面,中央有一個搜尋框邀請您輸入問題。與傳統搜尋不同,在AI mode中,您可以用完整的句子提問,甚至可以描述複雜的情境。例如,不要只輸入「巴黎旅遊」,您可以問「我計劃在春天帶家人去巴黎五天,有兩個小孩分別7歲和10歲,推薦什麼適合親子的景點和行程安排?」。AI mode會理解您的具體需求,並提供量身定制的建議。
持續對話與深入探索
使用AI mode的最大優勢之一是能夠進行連續對話。當AI mode提供了初步答案後,您可以繼續追問細節、要求澄清某些觀點,或是探索相關話題。系統會記住對話脈絡,讓整個互動過程自然流暢。數據顯示,約25%的使用者會在AI mode中提出後續問題,平均對話長度是傳統搜尋的3到5倍。這種深度互動正是AI mode設計的核心價值。
AI mode的核心功能與特色
查詢展開技術:智慧搜尋的秘密武器
AI mode最具創新性的技術是「查詢展開」(query fan-out)機制。當您提出一個複雜問題時,AI mode不會只進行單一搜尋,而是將問題分解為多個子主題,同時發出數十甚至數百個並行搜尋查詢。這些查詢會從Google知識圖譜、購物圖譜(包含超過500億個產品列表,每小時更新20億項)、地圖數據、即時新聞和網頁內容等多個數據源收集資訊。最後,AI mode會將所有結果綜合分析,產生一個全面而精準的答案。這就像是同時派出數百位研究助理為您收集資訊,然後由一位專家統整報告給您。
Deep Search:深度研究功能
對於需要深入研究的主題,AI mode提供了Deep Search功能。這項進階功能能夠在幾分鐘內執行數百次搜尋,全面探索一個主題的各個面向,最後生成一份附有完整來源引用的專業報告。例如,當您需要了解「電動車市場的未來趨勢」,AI mode的Deep Search會分析產業報告、專家意見、市場數據、技術發展、政策影響等多個維度,並整理成一份結構清晰、論據充分的研究報告。這項功能特別適合學術研究、商業分析或重要決策的資訊收集。
Search Live:即時視覺搜尋
AI mode整合了Project Astra技術,推出了Search Live即時視覺搜尋功能。您可以開啟手機相機,對準周圍環境或物品,AI mode會即時識別並提供相關資訊。想知道路邊植物的名稱?想了解建築物的歷史?只需將相機對準,AI mode就能立即告訴您答案。這種沉浸式的搜尋體驗將數位資訊與現實世界無縫結合,讓知識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直觀。
智慧代理功能
透過Project Mariner技術,AI mode正在發展代理功能,能夠幫您完成多步驟的任務。目前這項功能在美國率先推出,可以協助預訂餐廳、購買活動門票、安排本地服務預約等。例如,您可以告訴AI mode「幫我找這個週末台北市適合約會的義大利餐廳,預算每人1000元左右,要有戶外座位,並幫我訂位」。AI mode會搜尋符合條件的餐廳、比較評價和價格、檢查是否有空位,甚至可以直接幫您完成預訂程序。這種主動式服務讓AI mode從單純的資訊提供者進化為實際的任務執行者。
多模態輸入與輸出
AI mode支援文字、語音和圖像等多種輸入方式,這種靈活性讓搜尋變得更加自然。您可以在開車時用語音提問,可以上傳照片進行圖像搜尋,也可以在對話中混合使用不同的輸入方式。更重要的是,AI mode的輸出也是多元的。除了文字說明,系統還能即時生成客製化的圖表、數據視覺化、比較表格等,幫助您更直觀地理解複雜資訊。當您詢問不同城市的氣候比較時,AI mode可能會生成一張清晰的對比圖表,而不只是列出數字。
AI mode與傳統搜尋的差異
從連結列表到完整答案
傳統Google搜尋的核心是提供相關網頁連結,讓您自行瀏覽和篩選資訊。而AI mode則採取完全不同的方式:它提供經過整理和綜合的完整答案。當您問「如何開始學習程式設計」,傳統搜尋會給您一系列教學網站的連結;但AI mode會直接提供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路徑,包括推薦的程式語言、學習順序、實用資源,以及針對您背景的客製化建議。雖然AI mode仍會提供來源連結,但重點已經從「找資訊」轉變為「理解資訊」。
問題複雜度的差異
數據顯示,使用者在AI mode中提出的問題長度是傳統搜尋的2到5倍。這反映了一個重要現象:傳統搜尋訓練我們使用簡短的關鍵字(例如「台北餐廳」),而AI mode鼓勵我們提出完整、複雜的問題(例如「我想在台北信義區找一家適合慶祝結婚紀念日的餐廳,氛圍要浪漫,菜式要精緻,預算約每人2000元,最好有窗景」)。AI mode能夠理解並回應這種複雜的需求描述,這是傳統搜尋難以企及的。
對話式互動 vs 單次查詢
傳統搜尋是一種單向的互動:您輸入關鍵字,系統返回結果,互動結束。如果需要進一步資訊,您必須重新開始搜尋。AI mode則建立了持續對話的模式。約25%的AI mode使用者會提出後續問題,這種來回討論讓資訊獲取變得更深入、更精準。您可以要求AI mode解釋某個專業術語、提供更多例子、比較不同觀點,或是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個問題。這種對話式體驗更接近人類自然的學習和探索方式。
速度與深度的平衡
對於簡單的事實查詢,傳統搜尋可能更快捷——點擊第一個結果通常就能找到答案。但對於需要比較、分析或綜合多個來源的複雜問題,AI mode能節省大量時間。您不需要打開十幾個分頁、閱讀多篇文章、自己整理重點。AI mode會替您完成這些工作,並以結構化的方式呈現結果。Google的數據顯示,使用AI mode的用戶在目標網站上花費的時間實際上更長,因為他們找到的是真正相關且有價值的資源,而不是在眾多連結中迷失。
訂閱方案與價格比較
免費版本的功能
好消息是,AI mode的核心功能完全免費。任何符合使用條件(年滿18歲、擁有個人Google帳戶)的用戶都能享受AI mode帶來的智慧搜尋體驗。免費版本包括文字、語音和圖像查詢、對話式互動、多數據源綜合分析,以及完整的來源引用。對於一般使用者的日常搜尋需求,免費的AI mode已經足夠強大且實用。
訂閱方案詳細比較
對於需要更進階功能的專業用戶,Google提供了兩種付費訂閱方案。以下表格詳細比較三種方案的差異:
方案名稱 | 價格 | 核心功能 | 使用限制 | 額外特色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免費版 | 免費 |
| 有每日查詢次數限制 | 適合一般日常使用 |
Google AI Pro | 每月NT$600(約USD$19.99) |
| 相對寬鬆的使用限制 |
|
Google AI Ultra | 每月NT$7500(約USD$249.99) 新用戶前三個月半價 |
| 幾乎無限制 |
|
如何選擇適合的方案
選擇哪個AI mode方案取決於您的使用需求和頻率。如果您只是偶爾搜尋資訊、解答疑問,免費版本完全足夠。如果您是學生、研究人員或內容創作者,經常需要深入研究主題並生成報告,AI mode的Google AI Pro方案能提供顯著的效率提升。而Google AI Ultra則主要針對企業用戶或需要代理功能來自動化複雜任務的專業人士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用戶可以享受Ultra方案前三個月的半價優惠,這是體驗AI mode完整能力的絕佳機會。
技術規格與性能表現
Gemini 2.5 Pro的強大能力
驅動AI mode的Gemini 2.5 Pro模型代表了當前AI技術的最高水準。這個模型擁有100萬個代幣的上下文窗口,可擴展至驚人的200萬個代幣。這意味著AI mode能夠一次性處理和理解相當於數百頁文件的資訊量,讓它能夠處理極其複雜的查詢和長篇文檔分析。
基準測試成績
在多項國際AI能力評估中,AI mode背後的Gemini 2.5 Pro展現出領先表現。在GPQA科學理解測試中得分84%,證明其在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科學領域的深厚知識。在AIME 2025數學推理測試中得分86.7%,顯示出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。在SWE-Bench程式設計測試中得分63.8%,意味著AI mode能夠理解和生成高品質程式碼。在LMArena綜合排行榜上,Gemini 2.5 Pro在推出時曾登上榜首(得分1443),超越了GPT-4.5和Claude 3.7 Sonnet等競爭對手。
回應速度與效率
對於一般查詢,AI mode的回應速度非常快速,通常在幾秒鐘內就能生成完整答案。這得益於Google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優化的模型架構。對於使用Deep Search功能的深度研究查詢,AI mode需要約5分鐘來執行數百次搜尋並生成綜合報告。雖然等待時間較長,但考慮到如果人工進行相同深度的研究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,這個效率提升是革命性的。
多模態處理能力
AI mode原生支援多模態處理,能夠同時理解和生成文字、圖像、音訊、影片和程式碼。這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,而是深層的跨模態理解。例如,當您上傳一張美食照片並詢問食譜時,AI mode不僅能識別菜餚,還能理解烹飪方法、食材組合,甚至推斷口味特徵和文化背景。這種整合性的理解能力讓AI mode能夠處理真實世界中複雜、多樣的資訊需求。
持續學習與優化
值得注意的是,AI mode不是一個靜態的產品。Google持續收集用戶反饋和使用數據,不斷優化模型性能和用戶體驗。您今天使用的AI mode可能會比昨天更聰明、更精準。這種持續進化的特性確保AI mode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資訊環境和使用者需求。
對內容生態系統的影響
流量重新分配的現實
AI mode的推出引發了內容產業的重大關注和爭議。傳統上,Google搜尋通過提供連結將流量導向內容網站,這是網路經濟的基礎。但AI mode直接提供答案的模式改變了這個生態。多項研究顯示,自從AI Overviews和AI mode推出以來,內容網站從Google獲得的點擊率下降了34.5%到44%,來自Google的整體流量從歷史上的50-80%下降到目前的20-30%。
出版商的擔憂
內容出版商對AI mode表達了強烈的擔憂。News/Media Alliance執行長Danielle Coffey甚至使用了「盜竊」這個詞來形容AI mode的做法。出版商認為,雖然AI mode會引用來源,但用戶在獲得完整答案後往往不會點擊進入原始網站,導致網站失去流量和廣告收入。對於食譜網站、新聞媒體和教學平台等依賴廣告收入的網站來說,這種變化可能威脅到其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。
Google的回應與平衡
面對批評,Google強調AI mode仍然提供豐富的來源連結,並聲稱數據顯示,從AI mode點擊進入網站的用戶實際上在目標網站停留的時間更長,因為他們找到的是真正相關且有價值的內容。Google認為,AI mode提升了搜尋品質,幫助用戶更有效地找到他們需要的資訊,這長遠來看對整個生態系統是有益的。然而,這個論點並未完全消除內容創作者的憂慮。
SEO產業的轉型
AI mode的「查詢展開」技術和對話式互動模式正在改變SEO(搜尋引擎優化)的遊戲規則。傳統的關鍵字優化策略變得不那麼有效,因為AI mode關注的是內容的深度、權威性和實用性,而非簡單的關鍵字匹配。SEO專家預測,未來的焦點將從「獲取點擊」轉向「優化可見度」和「成為AI mode的優質資訊來源」。內容創作者需要專注於創造真正有價值、獨特且深入的內容,因為這樣的內容更可能被AI mode引用和推薦。
新的機會與挑戰
儘管存在挑戰,AI mode也為內容創作者帶來了新機會。高品質、專業的內容更容易被AI mode識別為權威來源並進行引用。品牌和專業人士可以通過在AI mode中建立專家地位來提升知名度。此外,適應新環境的創作者正在探索直接與受眾建立關係、發展訂閱模式和會員制度,減少對搜尋流量的依賴。這種轉變可能最終會促進更健康、更可持續的內容生態系統。
使用建議與注意事項
如何提出更好的問題
要充分發揮AI mode的潛力,提問技巧至關重要。首先,不要害怕提出詳細的問題。與傳統搜尋不同,AI mode喜歡具體、完整的描述。不要只問「減重方法」,而是說「我是一個35歲的上班族,每天久坐,想在三個月內健康減重5公斤,有沒有適合我的飲食和運動計畫?」。這種詳細的描述能讓AI mode提供更精準、更個人化的建議。
利用後續對話深化探索
當AI mode給出初步答案後,不要停止探索。利用後續問題來深化理解、澄清疑點或探索相關主題。如果AI mode的回答中提到了某個專業術語,直接問「請解釋一下剛才提到的X是什麼意思」。如果您想要更多例子,就說「可以給我三個具體的例子嗎?」。AI mode會記住對話脈絡,讓互動變得自然流暢。
交叉驗證重要資訊
雖然AI mode非常先進,但它仍然可能產生錯誤或「幻覺」(生成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不正確的資訊)。對於重要決策所需的資訊,建議點擊AI mode提供的來源連結進行驗證,或從多個來源交叉確認。特別是涉及醫療、法律、財務等專業領域的建議,應該諮詢相關專業人士,而不能完全依賴AI mode的回答。
善用多模態功能
不要侷限於文字輸入。當遇到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情境時,嘗試使用AI mode的圖像搜尋功能。看到不認識的植物?拍照上傳給AI mode。想找類似風格的家具?讓AI mode分析照片並推薦。在需要免持操作的情境下,使用語音輸入。充分利用這些多模態功能能讓您的搜尋體驗更加便利和高效。
注意隱私與數據使用
使用AI mode時,需要了解您的互動數據會被用於改進系統。雖然Google聲稱數據會被匿名化處理,但人工審核員可能會查看對話內容。因此,避免在AI mode中分享敏感個人資訊、密碼、財務細節等。此外,AI mode的對話歷史會在24小時後從「我的活動」中自動刪除,這是出於隱私保護的設計。如果您需要保存重要的研究結果,記得及時複製或截圖。
合理期待與耐心
AI mode仍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產品。某些功能可能在特定地區尚未推出,某些複雜查詢可能需要較長的處理時間。保持合理的期待,並將AI mode視為強大的輔助工具而非萬能解決方案。當遇到AI mode無法很好回答的問題時,不妨換個角度重新提問,或結合傳統搜尋來獲取更全面的資訊。
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
持續的功能擴展
AI mode的發展藍圖清晰而雄心勃勃。Google已經明確表示,AI mode是其「長期願景的基石」,未來會有更多創新功能陸續推出。代理功能目前只在美國可用,預計會逐步擴展到全球其他地區。Google Workspace帳戶的支援也在規劃中,這將讓企業用戶也能享受AI mode的智慧搜尋能力。
更深度的生態整合
未來的AI mode可能會與Google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服務更深度整合。想像AI mode能夠存取您的Gmail、日曆、文件,提供真正個人化的建議和協助。例如,當您問「下週的行程安排」時,AI mode能夠分析您的日曆、郵件往來和待辦事項,自動生成優化的時間規劃。這種全方位的智慧助理體驗將模糊搜尋引擎和個人助理之間的界線。
AI能力的持續提升
隨著Gemini模型的不斷進化,AI mode的能力也會持續增強。未來的版本可能會在準確性、推理深度、創造力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。Google正在研發的Gemini 3.0模型可能會帶來更長的上下文窗口、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強的多模態理解能力。這意味著AI mode能夠處理更複雜的查詢,提供更深入、更細緻的答案。
商業模式的演進
AI mode的商業模式也可能會演變。除了現有的訂閱制度,Google可能會探索其他變現方式,例如為企業客戶提供定制化的AI mode解決方案,或是在AI mode中整合商業廣告但以更自然、更有價值的方式呈現。關鍵是找到平衡點,既能為Google帶來收益,又不會損害用戶體驗或侵犯內容創作者的權益。
監管與倫理挑戰
隨著AI mode變得越來越強大和普及,監管機構的關注也會增加。歐盟的AI法案和數位服務法案已經對AI mode在某些地區的推出產生了影響(例如法國被延後推出)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關於AI生成內容的透明度、內容創作者權益保護、資訊準確性責任等方面的監管要求。Google需要在創新和合規之間找到平衡,確保AI mode的發展符合社會期待和法律規範。
從搜尋引擎到知識夥伴
長遠來看,AI mode代表的不僅是搜尋技術的演進,更是人機互動模式的根本轉變。未來的AI mode可能會成為真正的知識夥伴,不僅回答您的問題,還能主動提供相關資訊、預測您的需求、幫助您發現新知識。這種主動式、預測性的智慧助理將改變我們學習、工作和決策的方式。AI mode正在引領我們走向一個資訊獲取更智慧、更人性化的未來。
Google AI mode 結論
AI mode的出現標誌著搜尋引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。從簡單的關鍵字匹配到深度理解和對話互動,從連結列表到綜合答案,AI mode徹底改變了我們獲取和理解資訊的方式。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展示,更是對「搜尋」這個概念的重新定義。
對於用戶而言,AI mode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。複雜問題能得到清晰答案,多步驟任務能獲得智慧協助,探索性學習變得更加流暢自然。無論您是學生、專業人士、創業者還是好奇的學習者,AI mode都能成為您強大的知識夥伴。
同時,我們也必須認識到AI mode帶來的挑戰。內容生態系統的重構、出版商權益的保護、資訊準確性的保證、隱私與倫理的考量,這些都是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。AI mode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技術的先進性,更取決於能否建立一個健康、可持續、公平的資訊生態系統。
展望未來,AI mode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。隨著AI技術的持續進步、功能的不斷擴展、生態整合的深化,AI mode將變得越來越智慧、越來越貼近用戶需求。它不僅是一個搜尋工具,更是通往知識世界的智慧門戶,是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協同創造的典範。
現在就是開始使用AI mode的最佳時機。無論您的需求是什麼,無論您處在哪個領域,AI mode都能為您打開新的可能性。讓我們擁抱這個讓資訊變得更有人工智慧的新時代,共同探索AI mode帶來的無限潛能。未來已來,而AI mode正是通往這個智慧未來的鑰匙。
分享本文請註明出處。AI mode是一個持續發展的產品,功能和服務範圍可能隨時間變化。建議訪問Google官方網站獲取最新資訊。
-
如何架設網站?提供完整的網站設計教學學習路徑,讓您了解網頁如何展現於網路上
Published on 2025-08-21 23:00:00 -
掌握搜尋引擎優化的核心SEO基礎知識,讓您的網站在搜尋結果中脫穎而出
Published on 2025-08-20 23:00:00 -
Design Tokens: 跨越設計與開發的橋樑—設計標籤讓團隊合作無間
Published on 2025-04-25 23:20:00 -
什麼是React什麼是Babel?
Published on 2025-04-10 23:50:00 -
SERP解說,多樣化搜索引擎搜尋結果呈現的網頁介紹。
Published on 2025-04-06 16:00:00 -
Svelte 前端編譯器,為網頁設計提供不同的開發模式
Published on 2025-03-31 20:00:00 -
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利器CSS interpolate-size,不但實現響應式設計,還幫您產生流暢的過渡尺吋!
Published on 2025-03-27 16:10:00 -
ICANN商標訊息交換:頂級域名TLD是什麼?認識gTLD、ccTLD及New gTLD!
Published on 2025-03-26 20:39:05 -
無形之眼:Canvas指紋技術如何實現跨網站用戶追蹤
Published on 2025-03-05 19:40:00 -
owl.carousel所產生的按鈕在pagespeed檢測出現,有不相容的元素使用 ARIA 角色,要如何改善?
Published on 2025-02-22 15:10:00 -
伺服器端渲染的趨勢,讓用戶端更快的獲取內容,讓搜尋引擎可以更好地抓取結果
Published on 2025-02-16 19:10:00 -
設計頂級的網站?我花了許多時間在這上面進行研究!
Published on 2025-02-16 19:00:00 -
即時繪製圖形在響應式網頁設計中有固定化尺寸的限制,HTML5 畫布元素的響應式研究。
Published on 2025-02-16 15:50:00 -
圖片優化完整指南:提升網頁效能與用戶體驗的關鍵技術
Published on 2025-02-14 12:30:00 -
為何我的網頁3D動畫是黑白物件?可能是材質問題!如何轉換GLTF模型的PBR材質工作流程。
Published on 2025-02-14 12:00:00 -
網頁文字排版需要學習的2個CSS標籤writing-mode與text-orientation介紹!
Published on 2025-01-31 21:10:00 -
SEO之前先了解SERP搜尋引擎結果頁!
Published on 2025-01-30 20:00:00 -
網站著陸頁轉換率優化指南:打造高轉換率的終極攻略
Published on 2025-01-28 15:40:00 -
這個免費的 React 圖書館會讓你大吃一驚,徹底改變遊戲規則!
Published on 2025-01-22 15:00:00